那些年那些老师
在这神奇的国度,教育不再是一件神圣的事,甚至搞的生灵涂炭,神舟大地满目苍夷。尽管如此,我还是遇到了一些不错的恩师。这是幸运,是垂怜。我有足够的理由来感念我这些老师。翌日就是教师节,为表虔诚,我早早准备,提前一天开始写,记住,这只是个开始。
从少儿时期的懵懂开始写。按部就班的,约定俗成的,不用问为什么的,我就去上学了。小屁孩到根本没思考的能力。不用前提,不用理由,就这么发生了。一切就是在这种暗无边际中开始。后来才有的问为什么上学,为什么学习,为什么考一百分的能力。这也是种进步。目前来说,我还没什么可高傲的,甚至因为考不到班级前五,拿不到奖状,有些心虚,有些沮丧,一度平凡,没有人意识到你的存在。
然后有那么一天,总有那么一天,就是这么一天,机会来了。当然机会来了也要抓住,当然机会来的时候你也不知道它是不是机会,当然倘若抓住了机会,你就要给机会一个交待。不然,机会就让你无地自容。给我机会的是一位叫“秦宛平”的女老师。教我们二年级的数学课。提问分数表达,大概是把一个图案切成四份,四份涂满,用分数怎样表达。全班举手的人寥寥无几。我是鬼使神差举手的,绝对没有把握,没有答案。站在黑板面前,我拿着粉笔定默,感受身后全班同学的注视。抱着死就死吧的心态,大义凛然的写了4/4,低头走下讲台。未待我坐定,秦宛平老师掌声独自响起,史无前例。自此,我的身上开始有了斑点星光。复杂的题老师愿意耐心讲解给我,课堂上我倍加用心,良性循环。我的数学成绩开始数一数二。
现在想来从这一开始,我就是因着侥幸的。不是那么一些巧合,我可能就没有求知欲,不会思考,没有今天的我。秦宛平老师当时大概三十多岁四十不到,也是农村人,有自己的一双儿女,彼时上初中。每天为着儿女操心,为着田里的活计忙碌。感谢她能在那繁忙之中,分出一些心思,留出一些空档教育我,栽培我。 如果说秦宛平老师给了我机会,那么后来的这位老师就给了我坚定的信心。从秦宛平老师不教我数学课开始,我换过其他老师,不受重视,成绩退步,自我怀疑。我迷茫了。上了中心小学,又遇到了一位好老师,给我坚定信念的老师。这位老师叫张亚玲,师范刚毕业,很年轻的老师,漂亮。我忘记许多细节,忘记对话,只记得张亚玲老师的笑容很甜,我没见过她发脾气。
写到这里,我沉思良久,写不出东西来。我想起日记本的好,那怕是流水账,可以让你的人生不再苍白,让你能找到以前的美好回忆。我厌恶这种遗忘,这是一种亏欠。于是我开始坚持拼命写日记,那怕有点晚。
要么说自以为是的记忆靠不住,总以为与马娟老师的点点滴滴记忆深刻,可这时要写也是无从下笔。马娟老师是我的初中数学老师,圆脸,马尾辫,白衫,牛仔裤。永远干净利落,干净到不施粉黛。我是她的第一个学生。她是老师,帮我答题解惑。是姐姐,给我削苹果吃。是朋友,知己般的知我若故。我没出息,我觉得对不起她。 还有一位老师,虽然没从他那里学到多少课业,但我对他的感激一点也不会少。在我流年不利,失意潦倒之时,只有他,对我信任,对我怀抱期许。这位老师叫张科印,一位同样失意的老教师,为着房贷,为着退休金,为着生活奔波。但愿他现在房贷缴清。
这是我的四位数学老师,在这神奇的土地上,为着自己的生活辛勤授课育人,在自顾不暇的活命间隙,给了我一些帮助,期盼我更好。
我没有送过卡片给老师,没有送过礼物,也没有回母校去看过老师。自认为太失败,无脸见人。我把我的感念写在这里,尽管你看不到。但如果有个人在角落默默的祝福我,我觉得这就很好,我就很感动。所以老师应该也很感动,虽然你们不知道。祝愿你们还清房贷,儿女孝顺,身体健康。不要那么累。
也许你们在某个间隙也曾想过我,我很开心,尽管我不知道。
1:33 2011-9-10